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,选择以下行之有效的修改方法。
一、同行指导法
俗话说: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。由于作者个人知识的局限性,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必然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片面性,更为可怕的是,作者难以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之处。自己的头发还要别人理,最佳的办法是请同行从另外的角度冷静挑出一些刺“来,这样直率的意见也许比较尖锐、逆耳,但对于论文的修改来说,是一种难得的机遇。作者应该有放下架子、虚心求学的精神。
有一位学生写了一篇关于机关文书工作改革方面的论文,在绪论中,作者在阐述了机关文书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之后,对机关文书工作改革问题提出若干构想。显然作者论及的这一问题,切中机关文书工作的要害之处若是论证得当,很有实用意义。可是作者在本论中长篇累牍地介绍机关文书工作中诸如”规章制度不健全、协调不力、文件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、办公硬件设备落后、人员素质不高“等问题,而真正写到改革方案时,作者却草草数笔用”强化机构、健全制度加大投人、组织培训“带而过并未展开论述。便引出论文的结论,这样让人觉得仓促突然牵强附会。此类论文的毛病在于,作者凭自己熟悉的事物取材,没有把握好论文的重心所在,该出手时没出手,没有把机关文书工作改革构想写深写透。此时,导师若是给予一针见血的指点,便可及时补充,克服结构失当的毛病。
当然,对别人的建议或意见,作者应该潜心思考,通盘考虑,不能什么都”言听计从“防止人云亦云”也是必要的。
二、冷改法
由于思维定势的作用,原先的思路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焰印,而且初稿完成之后通常会疲惫不堪,若是紧接着修改,可能力不从心。因此,论文写好之后可先搁一搁,谈化原来思路,稍事休息。经过。段时间的“冷却”,兴许阅读了有关资料,思考了相关问题,对于客观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。此时,回头再看会发现不少问题。此时作者的思维比较容易跳出原有的圈子,从另外一种角度冷静地审视自己的论文。只要时间允许,写好的论文改后可搁一搁,再改后再搁一搁,这样反复数次有益于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。
定稿,论文经过认真修改之后阶段性的终止,是对论文内容和文字表述的最后定夺。既然是定稿,从内容到形式上应当尽善尽美,做到论点正确、论据翔实、论证严谨、层次清楚、语言洗练、文面整洁。
三、热改法
指初稿完成之后,立即着手修改。有的作者正处于兴奋状态,精力充沛、情绪高昂。作者比较熟悉全文内容,此时若能一鼓作气,趁热打铁,初稿中的毛病(如造司造句是否准确,论述推理是否合理……)比较容易发现。但此时的作者正处于写作的亢奋状态,需要修改的部分不易看出来,即使觉察出来亦难以割爱。
四、读改法
这要求作者一边朗读,边思考。语句方面的毛病往往不易看出,容易读出。字词遗遗漏、错字别字、书写错位,经朗读便原形毕露。朗读过程中,发现词不达意或文句不通的地方,即可随手修改。
五、论文修改的符号与定稿
论文修改可在原稿上进行。为了正确无误地标记修改符号,必须养成使用国家颁发的专业标准GB/T--81《校对符号及其用法》的良好习惯,在规定的22种标准符号中,删除号、增补号、调位号、提行号、压行号、复原号、离空号、连续号、空行号等9种最为常用。它能有效地防止因为修改而造成文字上的混乱。
作者如果是用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进行大范围的修改,可以节约大量抄写时间。在电脑上改稿子要注意对原稿进行软盘备份,并注明“X年X月X日稿”,这样可以避免前后稿子的混淆,也可以防止数据意外丢失。此外,为了把握论文的整体结构,克服计算机屏幕面积的限制,整篇论文的修改,还可以打印出来,每改遍用种颜色的笔,最后统一处理数遍的修改稿子。有关校对符号的具体内容参阅本书附录三“校对符号及其用法”.
定稿,论文经过认真修改之后阶段性的终止,是对论文内容和文字表述的最后定夺。既然是定稿,从内容到形式上应当尽善尽美,做到论点正确、论据翔实、论证严谨、层次清楚、语言洗练、文面整洁。定稿中如留下更改之处,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表示。若是需要装订封面。封底,可按统一规格进行装订。封面上要注明论文题目、学校,专业、指导老师姓名、论文提交日期等。
从人们认识问题的过程而言,定稿并不意味着永久不变,随着作者认识的深人和发展,不少论着仍然会有改动,这也是十分正常的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