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的时候我以为考上大学以后日子就会随着心愿展开,上了大学之后发现已经失去了高中的那种斗志。
我曾就读的高中有一条特霸气的口号:“ 我们是外国语学校的主人,并以此为终生荣耀。”
有次回高中母校看望妹妹,经过高三的教室,看到黑板上的墙上豪言壮语,学生们排队打水时还小声背诵英文单词,老师背着手给同学讲解问题,有学妹得知我是已毕业的学姐,兴冲冲地凑上来:“学姐,大学好玩吗,高三真是太辛苦了。”
她们素颜短发的脸上有一种特殊的光彩,眼神颇有些疲惫,却闪耀着某种陌生又熟悉的光芒。自从高考之后,在大学也辛苦,但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精气神了,她们那种充满期待又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真让人向往。
我一个大三的学姐忽然有些自惭形秽,感叹到:“好好珍惜这样为自己努力的日子,其实我还真羡慕你们啊,大学很美,一定要好好备战高考,去到理想的学校。”
总有一天,学校也能以你们为终身荣耀。
有次和两个的学妹聊天,小姑娘托着腮闷闷不乐地抱怨:“大学生活真让我失望。”她学的是编剧,高中的时候疯狂地爱上了戏剧,然后半路转型成了艺术生,好不容易考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,满心欢喜地端坐在课堂上,才发现课堂上教的东西和自己期待的有挺大差距。
“也不是老师教的不好,就是觉得理论课好无聊啊,我明明已经学过基本的知识,却丝毫没有给我创作的机会。”
“那你上课做什么呢?”
“玩玩手机,看看小说,打发时间呗。”
“那你想参与实践,有那么多学长学姐的剧组你参加了吗,你自己写过剧本,有主动拿给老师修改吗?你有编剧梦,自己可以动笔写,难道还需要老师来帮你完成吗?”
她反驳我:“可是学校没有提供太多机会啊?”
那你自己有去创造过机会吗?你想过自己每天刷的手机,玩的电脑,除了打王者荣耀看点综艺偶像剧,还能带来些什么其他的东西吗?
很多初来大学的学生都陷入过这样一个误区:我能学到什么取决于老师教给我什么,学校提供给我什么机会,如果有,我就接着,没有,那就算了。
我们所能拥有的优质资源,其实已经让我们在时代大潮里胜了一筹,你却在大潮下躲回了岸上。
暑假前和毕业的学长学姐聚餐,一个不胜酒力的学姐喝得烂醉,众人在ktv吼着:“祝你做个幸福的新娘”的时候忽然哽咽,丢下话筒转头躲进厕所大哭了一场。
这个戴眼镜的学姐平时是一个极为安静温和的人,我从来没见过她这样失态,敲了许久的门,除了递上纸巾,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我再也没有见过她,只收到过一条短信:她为自己的失态感到抱歉,她说自己那晚把这大学四年的不知所措和后悔都给哭干了,哭过之后觉得其实来者可追:她和爸妈摊了牌:“自己还年轻,不急着结婚,希望他们能给自己一年时间复习,明年要去考研。”
很多人拼过了高考,却死在了大学。
有次看到一句调侃大学的段子,犀利之后是悲凉:“大学生花了四年的学费,换回了一张长得像文凭一样的发票,并试图拿着这张发票到社会上去报销,但是社会不认这张发票。”
最值得造作的四年时光,不仅仅是要为了一个饭碗买单,而且这个时代的饭碗也越来越贵了,不努力,连碗都买不起,更别说饭了。
我一个好朋友,平时看了很多难民有关的纪录片,对纷飞的战火和贫乏的国度有了同情和向往,她在网上搜寻相应的机会,成功地报名了海外志愿者。我劝她:“会不会太危险了,你一个女生还是算了吧。”可她说自己一定要去看一看,可能危险,可能条件艰苦,也要去看一下。
她是我认识的女生里最像“理想主义者”的那一个,此刻身在埃及。
她的学校很大,从脚下往全世界蔓延,她的“学业”很重,不仅仅和“经济学概论”博弈,还要忙着去救助那些失落的文明,以及探索这个世界。
在她奔波的身影里,我看到大学之大,教会我们的不是功利,比拼,用四年的按部就班换一张“合格证明”,然后奔赴人生流水线上的下一个环节。
大学之大,而是一种独立,包容,探索和爱人之心。
我越来越发现大学的意义不在于谋得一份好工作,而是应该开启应试教育下孩子们的心智,告诉他们时间那么多,你可以选择将自己投掷到不同的领域,将自己当作一份作品来塑造。
大学四年是人生中的黄金时代,是可以重塑自己的大好时光,你可不要忘了当年是如何翻山越岭而来,却蹉跎着捱过四年。
趁还来得及,去追回那些你本应得的。